問題詳情

20題~21題為題組◎下文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濟發展描述,請閱讀後,在空格處選填最適當的選項:「本區多數民族以採集、游牧或游耕的方式,獲得糧食維生。約十六世紀中,歐洲商人以掠奪式的商業關係,到非洲出口奴隸、香料、黃金,之後又以市場需求誘使非洲人在農業作物的選擇,一直以 (1) 為第一順位,為追求外匯,更是不斷擴展耕地,糧食生產空間則侵入原來的畜牧區,過度的耕種與畜牧,已造成土地生產力下降,減退到無法利用的 (2) 現象。失去農牧依靠的人群只好移居,由內陸向沿海,由農牧區向工商業區,更明顯的都市化,使非洲人口城鄉分布不均之問題,不亞於中南美洲和南亞。十九世紀末期,雖擺脫殖民帝國的政治控制,但霸權核心國家的大資本家仍透過投資,掌握此地原料,二次大戰後,更以跨國企業為基礎,與當地資本家結合,透過自由化的市場,國際分工,傾銷產品,在世界貿易網中,非洲人民永遠處於受宰割的邊陲地位。除了上述原因,非洲人口的快速成長,更是社經發展的瓶頸,人口成長快速使得 (3) 居高不下,形成壯年人的沉重負擔。」
【題組】(  )20.空格(1)最適合填入的選項為何? 
(A)小麥作物 
(B)現金作物 
(C)糧食作物 
(D)根莖作物。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