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臺灣早期原為瘴癘之地,瘟疫廣泛流傳,直到何時才開始建立醫療衛生系統,有效地防治霍亂、傷寒、鼠疫等傳染病?
(A)鄭氏治臺
(B)清領時代
(C)日本殖民統治
(D)中華民國在臺灣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10714
統計:A(1),B(2),C(51),D(1),E(0)

用户評論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由於乙未戰爭期間,日軍因罹患傳染病死亡者甚多,殖民當局始終重視台灣的公共衛生情形。日治初期,台灣總督府於全台各地廣設衛生所,從日本引進醫生治病與抑止傳染病爆發。但不興建大醫院,而以公共衛生與小型衛生所為主軸的醫療體系,徹底減少瘧疾、鼠疫、結核病的發生率。事實上,此種醫療體系至1980年代之後,才逐漸改觀。在硬體設施方面,總督府則進行不少公共衛生工程建設,如聘請英國人巴爾頓(William K. Burton)和濱野彌四郎赴台設計全島自來水與下水道。另外,拓寬街道、設立騎樓與春、秋季強制掃除、家屋須闢窗以利空氣流通、患病者須強制遷離至隔離醫院、預防注射等措施,也對公共衛生有所助益。除此,為了紮下根基,台灣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