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 清代貓霧捒圳的開發是有名的「割地換水」和「漢番合築」的例子,此圳是漢人通事張達京和拍瀑拉族那個社的合作?
(A)大甲社
(B)新港社
(C)北投社
(D)岸里社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414141
統計:A(35),B(39),C(26),D(82),E(0)

用户評論

【用戶】trista

【年級】

【評論內容】葫蘆墩圳,又稱貓霧捒圳,是臺灣清領時期的重要水利工程,位於臺中市豐原區,大甲溪水源。康熙年間漢人治臺,大陸移民漸至邊緣從事墾荒,由於開墾需要水源,在當時岸裡社(今神岡)並無水利灌溉設施,1723年(雍正元年),下埤圳由岸裡社通事張達京採「割地換水」方式獨資興建,圳水八份歸私用,二份歸熟蕃灌溉,以漢八平埔二的比例分水

【用戶】trista

【年級】

【評論內容】葫蘆墩圳,又稱貓霧捒圳,是臺灣清領時期的重要水利工程,位於臺中市豐原區,大甲溪水源。康熙年間漢人治臺,大陸移民漸至邊緣從事墾荒,由於開墾需要水源,在當時岸裡社.....看完整詳解

【用戶】bn3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岸裡社(Lahodoboo,台羅:Huānn-lāi-siā),為18世紀台灣平埔族的巴宰族當中,人數與勢力最大的群落,社址在今台中市神岡區。

【用戶】bn3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岸裡社(Lahodoboo,台羅:Huānn-lāi-siā),為18世紀台灣平埔族的巴宰族當中,人數與勢力最大的群落,社址在今台中市神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