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下列有關通貨膨脹之說明何者錯誤?
(A)通貨膨脹為物價持續上漲之現象
(B)石油危機所引發之通貨膨脹為成本推動之通貨膨脹
(C)菲利普曲線隱含政府可以同時達成降低失業率與穩定物價之政策目標
(D)若實質利率不變,預期通貨膨脹率上升使名目利率上升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7551
統計:A(1),B(4),C(114),D(15),E(0)

用户評論

【用戶】梁育萱

【年級】

【評論內容】在菲力普曲線中,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有tradeoff的反向關係。

【用戶】小P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1958年,菲利浦斯根據英國1867-1957年間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的經驗統計資料,提出了一條用以表示失業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之間交替關係的曲線。這條曲線表明:當失業率較低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高;反之,當失業率較高時,貨幣工資增長率較低,甚至是負數。根據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理論,貨幣工資可以表示通貨膨脹率。因此,這條曲線就可以表示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交替關係。即失業率高表明經濟處於蕭條階段,這時工資與物價水都較低,從而通貨膨脹率也就低;反之失業率低,表明經濟處於繁榮階段,這時工資與物價水平都較高,從而通貨膨脹率也就高。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著反方向變動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