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依Gilliland-Swetland 在〈Introduction to Metadata: Setting the Stage〉一文中,將後設資 料(metadata)區分為管理(administrative)、描述(descriptive)、保存(preservation)、技術 (technical)與使用(use)等類型,請說明每一類型metadata的定義及其範例。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952697
統計:A(111),B(88),C(164),D(7331),E(1)

用户評論

【用戶】Jean Yeh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著作權法第 30 條    Ⅰ著作財產權,除本法另有規定外,存續於著作人之生存期間及其死亡後五十年。(存續期間屆滿著作財產權歸於消滅。)第 43 條    著作財產權消滅之著作,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任何人均得自由利用。依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梵谷畫作的著作權法應是屬於全國民眾的吧。

【用戶】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為什麼是得獎時?不是完成著作,就享有了嗎?

【用戶】李小屁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呃,這題有這麼複雜嗎?不就看誰有著作權而已嗎A 法律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B 論語是孔子有著作權  , 至於70代後裔當然是沒有C 荷蘭王國 最多你買下來有所有權而已 D 得獎主所其創作之小說 , 她寫的當然有著作權 , 管她得不得獎 死了沒 是不?

【用戶】確定目標後,專注踏實的實現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第3條(名詞定義)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著作:指屬於文學、科學、藝術或其他學術範圍之創作。   二、著作人:指創作著作之人。   三、著作權:指因著作完成所生之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 (選項D,完成即有著作權)  四、公眾:指不特定人或特定之多數人。但家庭及其正常社交之多數人,不在此限。   五、重製:指以印刷、複印、錄音、錄影、攝影、筆錄或其他方法直接、間接、永久或暫時之重複製作。於劇本、音樂著作或其他類似著作演出或播送時予以錄音或錄影;或依建築設計圖或建築模型建造建築物者,亦屬之。   六、公開口述:指以言詞或其他方法向公眾傳達著作內容。   七、公開播送:指基於公眾直接收聽或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