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 清廷平定臺灣後,朝廷中曾為了什麼問題發生爭議?
(A)原住民問題
(B)在臺漢人問題
(C)臺灣棄留問題
(D)臺灣治理問題。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92308
統計:A(3),B(0),C(9),D(1),E(0)

用户評論

【用戶】Ting Yu Tai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清廷攻下台灣,時間是在1683年的8月18日。但是滿清政府正式決定將台灣納入其領土,卻是在1684年的4月中旬,中間隔了將近8個月的觀望期。為什麼滿清政府不立刻將台灣併入其版圖,而還在觀望什麼?原來由於台灣過去不曾經是中國任何朝代、任何政權管轄下領土的一部份。並且,消滅東寧王國對清廷來說,是解決了多年來的邊患問題,對台灣是否收入其版圖,並無定見。因此,當時朝廷裡面掀起所謂「台灣棄留」的爭論。  最初,康熙皇帝是主張放棄台灣的代表,他認為:「...台灣屬海外地方,無甚關係;因從未響化,肆行騷擾,濱海居民迄無寧日,故興師進剿。即台灣未順,亦不足為治道之缺,...海賊(指鄭氏)乃疥癬之疾,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