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24 題為題組◎閱讀以下資料後,請回答下列兩個問題:資料一:雲林縣崙背鄉農會崙背鄉是個典型的農業鄉鎮,農作以生產稻米、落花生、大蒜、飼料玉米等為大宗,近年來蔬菜栽培面積則有日漸興盛之勢,農會積極輔導 10 個產銷班,以苦瓜、青椒、甜豌豆等果菜類為重點輔導作物。畜牧業以養乳牛、豬、雞為著稱,成立酪農專作區後,二十餘年來農會苦心經營、輔導,成就最為卓越。農會推廣人員指導農民選作、選種、播種等生產技術,再由供銷部門負責毛豬、蔬菜等共同運銷,提高農民所得。(摘錄自雲林縣崙背鄉農會網站)資料二:五魁社區,自創無毒有機米「不怕田水冷酸酸!」崙背鄉五魁社區居民為種出自我品牌的無毒有機米,再創農業生機,歷經一年籌劃成立自耕實驗農場,以傳統插秧方式種稻。老農興致勃勃起個大早,祭天後,捲起褲管在冷泥中埋首播種,他們唯一的希望是,農業還有明天。未來五魁社區無毒有機米將全程監控、拍照及攝影記錄,每包稻米將會附上光碟紀錄,日後更期望取得有機標誌認證,並大力推廣無毒有機米的好處,耆老說,好好對待大地,就是留給後代子孫最好的禮物。(摘錄至中時電子報,鐘武達崙背報導)
【題組】 23. 根據資料一顯示,崙背鄉的農業生產活動早期是以傳統稻作為主,近年來開始轉變為種植蔬菜,並經由農會輔導成立產銷班及經濟作物專區。請問崙背鄉農業生產活動之所以轉變的原因是什麼?
(A)引進新品種的高附加價值作物
(B)農業勞動力短缺與老化
(C)蔬菜生產技術的改良
(D)臺灣經濟結構轉變,進入工業化社會。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