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3. 中國詩歌的源頭《詩經》的創作手法大抵可類分為三項:(一)「賦」,即平鋪直敘的手法;(二)「比」,簡言之即譬喻;(三)「興」,近乎象徵或聯想。至今在現代詩的創作上仍是常見的技巧。請就下列詩篇判斷敘述正確者 
(A)首先感知河水溫度的/不見得就是鴨子/亦非入水便手腳發軟的柳條/而是橋上的女子/女子手中的/一條被風吹落的/淚巾(洛夫〈淚巾〉)應屬「賦」法 
(B)母這個字/像是舟/像是稍微傾斜的小舟/是因為載了/愛的行李而超重的緣故吧(〈漢字遊戲〉)應屬「比」法 
(C)第一排學生有人咬著英文單字/有人抓住片假名不放/末排的學生已按照順序/去周公家裡(渡也〈講師日記〉)應屬「興」法 
(D)我願是滿山的杜鵑/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我願是繁星/捨給一個夏天的夜晚/我願是千萬條江河/流向唯一的海洋/我願是那月/為你,再一次圓滿(蔣勳〈願〉)應屬「比」法 
(E)雞,/縮著一腳在思索著。/而又紅透了雞冠。/所以,秋已深了。(林亨泰〈秋〉)應屬「興」法。

參考答案

答案:B,D,E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