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12為題組以下是蘇軾貶謫惠州時期寫給蘇轍的一封書信,請閱讀後回答下列問題:「惠州市井寥落,然猶日殺一羊,不敢與仕者爭買,時囑屠者買其脊骨耳。骨間亦有微肉,熟煮熱漉出(自注:不乘熱出,則抱水不乾),漬酒中,點薄鹽炙微燋食之。終日抉剔,得銖兩於肯綮之間,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數日輒一食,甚覺有補。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芻豢,沒齒而不得骨,豈復知此味乎?戲書此紙遺之,雖戲語,實可施用也。然此說行,則眾狗不悅矣。」(蘇軾〈與子由書〉)
【題組】11.依文意推敲,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惠州物產不豐,但地方官規定每天仍然得殺一隻羊
(B)蘇軾買羊脊骨,煮熟微烤料理後再拿去賣,賺得一點小錢
(C)蘇軾不常吃羊脊骨,但每隔幾天就會吃蟹螯,覺得相當滋補
(D)蘇軾說他獨門的羊脊骨料理如果風行,那狗兒們恐怕會大大不高興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09195
統計:A(11),B(8),C(8),D(53),E(0)

用户評論

【用戶】1000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惠州的市集比較蕭條,但是每日仍宰殺一頭羊,我不敢跟當地任官的人爭買羊肉,只偶爾囑咐屠夫幫我留下羊的脊椎骨。脊椎骨間也有一些肉,在水裡煮熟了趁熱撈出(不趁熱撈出,那麼肉裡的水分就會太多),泡在酒中,再灑點鹽用火烤到微焦來吃。有時一整天剔骨頭中間的肉,所得不過一點點,但心裡還是非常高興,就像啃螃蟹的螯一樣。大概每隔幾天吃一次,覺得對身體很有幫助。子由你這三年公衙的伙食,所吃的肉類,大概見不到一根骨頭,哪能知道這樣的滋味呢?隨手寫了這封信給你,雖然是玩笑話,但卻是可以實行的。不過這種方法大行於世,那些狗恐怕會很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