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1夷狄2,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詩云:「戎狄3是膺4,荊舒5是懲,則莫我敢承6。」無父無君,是周公所膺4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7詖行8,放淫辭9,以承三聖10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孟子 滕文公下)【注釋】1.兼:合併、吞併。2.夷狄:古稱四境未開化的民族。3.戎狄:舊指居於西北邊境外的野蠻民族。4.膺:攻擊。5.荊舒:指楚國與舒國。6.承:當,指抵擋。7.距:抗、違。通「拒」。8.詖行:偏頗不正當的行為。詖,音ㄅㄧˋ。9.淫辭:不合乎正道的放蕩言詞。10.三聖:夏禹、周公、孔子。
【題組】46.「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由這句話可知孟子想說明下列何事?
(A)孟子天生就喜歡辯論,希望取得大家的認同 
(B)因為邪說橫行,所以孟子不得不爭辯 
(C)因為天下紛爭,所以無法達到清靜無為的境界 
(D)在無計可施的情形下,只能暫時放任邪說橫行。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