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我想到杜甫的時候,常常會想到他那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歷經安史之亂的劇變,窮困潦倒的杜工部,四十九歲那年,因著親朋好友的資助,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築起一間草房,暫時得以安居。後人稱為「杜甫草堂」,也變成懷想詩人的重要景點。然而,一個秋夜,忽起強風,吹翻了他的屋頂,使得原本貧窮的一家人,連個乾燥的安寢之處也沒有。百般無奈的杜甫,忍著苦楚寫下這首詩,最令人驚訝的是,他並不一味抱怨自己的悲慘境遇,反而因為這樣的災難,想起普天之下,與他一樣無處安身的人們,只能在風雨饑寒中掙扎。 ─張曼娟《人間好時節》
【題組】7.判斷下列詩句,何者最有可能是杜甫所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A)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B)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
(C)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D)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少年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5
統計:A(0),B(0),C(3),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