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12、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王羲之〈蘭亭詩〉其二所謂「猗與二三子,莫匪齊所托。造真探玄根,涉世若過客。前識非所期,虛室(室,喻心)是我宅。遠想千載外,何必謝曩昔。相與無相與,形骸自脫落(形骸脫落,即死亡)。」與鄭石岩文中對生死有著一體兩面的統整認知相反
(B)蘇軾〈赤壁賦〉「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間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與鄭石岩文中現象「無常」、真我之「常」的說法頗相呼應
(C)《莊子‧大宗師》:「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與鄭石岩文中看透生死而得自在體驗的說法相通
(D)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所言的「樂往哀來,愴然傷懷,余顧而言,斯樂難常,足下之徒,咸以為然。今果分別,各在一方。元瑜長逝,化為異物,每一念至,何時可言?……」依鄭石岩文中來看,其態度較近於未能「對於生與死有了深度的開悟」的一類。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2),C(1),D(1),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