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4.《孟子.告子上》:「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人之所以失去本心,孟子認為是因為?
(A) 美色難以抗拒
(B) 受到物質誘惑
(C) 同儕冷言冷語
(D) 健康亮起紅燈
(E) 族人情緒勒索

參考答案

答案:A,B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1),B(1),C(0),D(0),E(1)

用户評論

【用戶】骨頭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一竹簍食物,一小碗羹湯,得到便能活下來,得不到便會餓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喝著給人,路過飢餓的人也不會接受;如果用腳踐踏著給人,那連乞丐也不屑要了。然而如果有萬鍾的厚祿,有些人卻不分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那萬鍾厚祿對我有什麼益處呢?是為了房屋的華美,妻妾的供養,或者讓我認識的窮困者感激我的接濟嗎?以前寧可餓死也不接受的,現在為了房屋的華美卻接受了;以前寧可餓死也不接受的,現在為了妻妾的供養卻接受了;以前寧可餓死也不接受的,現在為了讓我認識的窮困者感激我的接濟卻接受了:這難道不可以停止嗎?這叫做喪失了本有的羞惡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