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 2016 年國內某航空公司空服員集體罷工,經勞資雙方協調談判,資方同意改善工作條件並增加空服員服勤津貼;但該航空公司空服人員的工會事後表示,非工會成員不得適用新的勞資協定。依據該工會的說法判斷,其主要是針對下列何種增進公益的難題而提出?
(A)誘因不足
(B)共有財分配不均
(C)搭便車問題
(D)鄰避效應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86792
統計:A(2),B(2),C(47),D(2),E(0)

用户評論

【用戶】Mi de Chen

【年級】小三下

【評論內容】圖片怕有爭議不PO---已經刪除這題考時事題!  網路新聞2016華航空服員首次罷工,是勞權意識抬頭邁進的關鍵時刻。在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6月24日罷工後達成「團體協約」的7大訴求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台灣首次有工會成功向資方爭取到簽訂「禁搭便車條款」,調升該會空服員的外站津貼,非該會會員不得享有。但耐人尋味的是,資方4天後又與華航企業工會簽下另一份團體協約,同意全面調升所有空服員

【用戶】王云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A)誘因不足:實現公共利益能對多數民眾帶來正面成效,但如果實現公n共利益的方式,誘因不足,違反人性,反而會出現如何增進公共利益的難題、EX:資源回收的誘因、使用再生能源的誘因(B)共有財分配不均:指當一項資源不屬於特定人或群體私有,那麼這項資源最終將因為人們的濫用而消耗殆盡。     解決方法:政府制定法規範、透過教育節制自身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