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5、 ( ) 永仁出版社準備出版《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一書的中文版,以下是"Taiwan's economic miracle"的部份翻譯內容。若你是本書的主編,有哪些部分是需要修正的? 『1992年,台灣的平均所得在亞洲僅次於日本而遠在中國之上。有若干因素促成這個非凡的經濟成長,國民政府以日治時期工業建設與實施土地改革為基礎:
(A) 幾十年來外資──特別是日、美──的投入、人民的勤勉和政府明智的規畫。
(B) 台灣當局充分授權給技術官僚去發揮,有多位留學歸國的經濟學者和工程師後來成為部長。1950年代,
(C) 台灣著重的策略是進口替代,建立石化、鋼鐵業以穩定能源與工業材料的供應。1960年代,
(D) 轉趨出口導向工業並追隨日本的發展模式,當時日本已從音響、電視、冰箱轉向汽車製造。
(E) 1970年,台灣成立第一個加工出口區,以引進外資及技術。 1980年代,台灣已有充裕的資金投入資本密集工業;到了1990年代,台灣的游資充斥,尋找再投資的出路,結果有大量資金轉進中國大陸』

參考答案

答案:C,E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1),D(1),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