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 閱讀下文,回答第26-27 題艾略特說我們看過不少流行一時的文學作品,固守著取悅蒼生的風貌,在一有限的時代裡澎湃喧騰,彷彿是灼石鑠金的不朽之作,終於迅速地埋沒在時間的河床裡,涓滴不餘為泥沙所滅。其實這正是說永恆的作品,第一不能以它面世當時短暫裡所接受的采聲,或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不能依照銷售量的多寡而定,因為那印刷數目的流程雖然湍急如current,其實絕不可靠,而且第二,正因為文學的傳承是長遠的,建立於不朽古典的銜接輝映之中,更因為在這持續的傳承過程裡,隨時自備著文學真理的檢驗,所以衝不過那些檢驗的作品,縱使它短暫一時被人們所傳誦,勢必就在那過濾方式中被淘汰,消失在泥沙堆裡。( 楊牧〈歷史意識〉)
【題組】26. 依據上文,「終於迅速地埋沒在時間的河床裡,涓滴不餘為泥沙所滅」的意義為何?
(A)光陰似水,一去不回
(B)著作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C)時間使作家變得一文不值
(D)書籍如江河,能載舟亦能覆舟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