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 唐三彩為何被稱為「三彩」?
(A) 唐三彩是固定以三種顏色製作的彩陶
(B) 唐三彩同時使用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三種作法
(C) 唐三彩是晉隋唐三個朝代的陶器
(D) 唐三彩的「三彩」是「多彩」之意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4669
統計:A(75),B(53),C(4),D(729),E(0)

用户評論

【用戶】高小棻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唐代彩陶的釉色有很多種,如淺黃、赭黃、淺綠、深綠、天藍、褐紅、茄紫等,但主要以黃、綠、白(或綠、赭、藍)三色為主,所以稱之為「三彩」。唐三彩採用二次燒成法。首先使用白色粘土作胎,在窯內經過1000℃-1100℃的素燒,經過冷卻,再於胎上繪以各種釉料入窯進行釉燒。唐三彩是一種低溫(850℃-950℃)釉陶器。唐三彩用於隨葬,作為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