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 清末由於朝廷有感於外交人才的重要,於是在自強運動的改革中,開始相關方面人才培養,設立同文館與廣方言館,其主要目的為何?
(A)培養翻譯與外交人才
(B)擬定外交政策,負責新政推行
(C)研究中國語言的統一
(D)講求武器的更新自製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蔡娜娜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你就看歷史課本就可以知道是為培養外交人材

【用戶】nomi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A)培養翻譯與外交人才1. 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領袖恭親王奕訢、文祥等人共同奏議下成立的,是清末重要的外語人才培育學校。 同文館成立於西元1862年,是《天津條約》中曾明定條約正本需為英語、法語,故同文館可以作為培育外語人才,以應付未來的外交需求。 江南機器製造局在設立後同文館也擴大開辦學科,包含算學、醫學與機械等,而西方人也可在此學習漢語。西元1902年,同文館併入京師大學堂。2. 上海廣方言館是李鴻章所上奏創設,設於西元 1863 年,主要是為清廷培訓翻譯人才。 上海廣方言館依照同文館建制,除選拔翻譯人才外,尚教授地礦、機械與船炮等先進西方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