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第 37~38 題:父親雖以軍事見長,但一向也有他的政治抱負。父親身處於國家內憂外患,危急存亡的時代,他們那一代的愛國分子莫不以救亡圖存為第一要務。中國久困於西方列強的巧取豪奪,而日本帝國主義又謀華日亟。如何振興國家,抵禦外侮,是當時有志之士苦苦思索的課題。父親默察近世四方列強興盛之道,他最佩服的是十九世紀普魯士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德國本為軟弱散漫的邦聯,而在俾斯麥執政期間,以他的強人作風,鐵腕政策一舉而將德意志擢升為統一強大的帝國,稱雄歐洲。俾斯麥治德首要在強兵,所以德國才能成為一等軍事強國,懾服鄰邦。中國積弱已久,一直處在挨打的地位,父親認為要振興中國首在強兵,有了強大軍事力量,中國才能免於亡國之危。民國二十年至民國二十六年,父親領導建設廣西,也就以廣西一省為示範,實踐了他的強兵之道。 (白先勇《父親與民國》)
【題組】37.根據本文,可知白先勇的父親:
(A)希望與俾斯麥合作
(B)身處於衰弱危難的中國
(C)將德國擢升為統一強大的帝國
(D)認為藉由強兵政策一定能夠振興中國
(E)在民國二十年至二十六年,率兵抵抗日本帝國主義

參考答案

答案:B,D
難度:簡單0.714286
統計:A(0),B(6),C(0),D(6),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