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 黃勉之自稱山人,其友戲之曰:「子誠山人也。癖耽山水,不顧功名,可謂山興;瘦骨輕軀,乘危涉險,不煩笻策,上下如飛,可謂山足;目擊清輝,便覺醉飽,飯纔一溢,飲可曠旬,可謂山腹;談說形勝,窮狀奧妙,含腴咀雋,歌詠隨之,若易牙調味,口欲流涎,可謂山舌;解意蒼頭,追隨不倦,搜奇剔隱,以報主人,可謂山僕。備此五者而謂之山人,不亦宜乎!」(明.朱國禎〈黃山人小傳〉)依據上文,下列各選項的詞語解說何者正確?
(A)「不煩笻策」,「笻策」指用以驅策的馬鞭
(B)「飯纔一溢」,「一溢」指適可飽足的飯量
(C)「談說形勝」,「形勝」指山川地理優越之處
(D)「解意蒼頭」,「蒼頭」指白髮蒼顏忠心老僕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09934
統計:A(37),B(53),C(154),D(37),E(0)

用户評論

【用戶】黃辰澤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蘇州人氏叫黃勉之字省曾,他自己在別人面前也常常稱自己是山人。田汝成曾經戲謔他說:「你真是一個山人。喜愛遊山玩水幾乎成了一個嗜好,可以不要功名,這可以說是一種山人的興緻;你的身材那麼瘦削還經常去那些危險的山道,一點也不用柱杖與馬鞭,爬上爬下像飛一般,可以說這是一種山人的腳;眼睛看到曠世絕麗的山景,便可以不吃飯而已經飽了,飯才吃了一鎰(古代20兩或24兩為一鎰),就喝了不知道多少山泉,可以說是山人的肚腸;說起山體的形態勝景,極力的稱讚它們的奧妙,反覆說起,還伴隨著詩歌詠嘆,如果說起山裡的美味,更是口水都快要流了下來,這可以說是山人的舌頭;一生用於理解山的意思,追隨而不厭倦,把它們奇妙的地方告訴世人,這可以說是一種對山的報答,可以說你是山的僕人。具備這些而說自己是山人,還有什麼不合適的嗎?」

【用戶】shelley1120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A)「不煩笻策」,一點也不用柱杖與馬鞭(B)「飯纔一溢」,飯才吃了一鎰(古代20兩或24兩為一溢)(D)「解意蒼頭」,一生用於理解山的意思

【用戶】阿斯拉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山人一向死道友免死貧道

【用戶】derek801204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明.朱國禎〈黃山人小傳〉)「談說形勝」,「形勝」指山川地理優越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