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870 年普魯士的菲希特(J. G. Fichte)在法軍占領下,發表告德意志國民書,喚起日耳曼人民的愛國情操, 其主張被歸類於下列那一種教育目的?
(A)唯實主義
(B)存在主義
(C)國家主義
(D)民主主義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
統計:A(22),B(15),C(531),D(22),E(0)

用户評論

【用戶】Tai Fong Lee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國家主義的教育目的(一)代表人物:德國 菲希特﹙J.G.Fichte,1762~1814﹚。(二)教育主張: 1.以教育為達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其目的在造就能效忠於國家的國民, 即教育在培養國民之(祖國愛),故民族精神教育為教育重點。 2.世俗教育重於宗教教育,教育權應由國家主導,而非由私人或教會主導。 3.國家應普及教育以救亡圖存,國民教育之落實足以帶動整個國家之進步 →最早實施義務教育之國家,亦為國民教育最早普遍化的國家。資料來源:/item-3.%E8%A5%BF%E6%96%B9%E5%9C%8B%E5%AE%B6%E4%B8%BB%E7%BE%A9%E7%9A%84%E8%88%88%E8%B5%B7%EF%BC%8C%E5%B0%8D%E5%93%AA%E4%B8%80%E7%A8%AE%E6%95%99%E8%82%B2%E7%9A%84%E5%BD%B1%E9%9F...

【用戶】Tai Fong Lee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國家主義的教育目的(一)代表人物:德國 菲希特﹙J.G.Fichte,1762~1814﹚。(二)教育主張: 1.以教育為達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其目的在造就能效忠於國家的國民, 即教育在培養國民之(祖國愛),故民族精神教育為教育重點。 2.世俗教育重於宗教教育,教育權應由國家主導,而非由私人或教會主導。 3.國家應普及教育以救亡圖存,國民教育之落實足以帶動整個國家之進步 →最早實施義務教育之國家,亦為國民教育最早普遍化的國家。資料來源:/item-3.%E8%A5%BF%E6%96%B9%E5%9C%8B%E5%AE%B6%E4%B8%BB%E7%BE%A9%E7%9A%84%E8%88%88%E8%B5%B7%EF%BC%8C%E5%B0%8D%E5%93%AA%E4%B8%80%E7%A8%AE%E6%95%99%E8%82%B2%E7%9A%84%E5%BD%B1%E9%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