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 閱讀下列先秦諸子對於「聖人」的描述, 推斷甲、乙、丙、丁依序應為哪一家所提出?甲、聖人不行而知, 不見而名, 不為而成。乙、聖人之治民也, 法與時移而禁與能變。丙、聖人積思慮, 習偽故, 以生禮義而起法度。丁、聖人之所以濟事成功, 垂名於後世者, 無他故異物焉, 曰唯能以尚同為政者也。
(A)道家/ 法家/ 儒家/ 墨家 
(B)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C) 道家/ 墨家/ 法家/ 儒家 
(D) 儒家/ 法家/ 墨家/ 道家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14286
統計:A(60),B(2),C(11),D(6),E(0)

用户評論

【用戶】1000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A)出自《老子》第四十七章。語譯:「聖人不外出遠求天下事理就能有所自知,不觀察外界自然法則就已能明澈,不必有許多的作為就能坐收事成。」道家主張清靜無為,故「不為」是判斷關鍵詞。(B)出自《韓非子.心度》。語譯:「所以聖人治理民眾,法制隨著時代同步演進,禁令跟著社會改變。」「法與時移」是判斷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