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 地球形成初期,地表並沒有氧氣,大氣充滿著二氧化碳和甲烷,海洋中則溶解了由岩漿作用所帶來的大量鐵離子。大約在三十多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能行光合作用的藍綠菌,除了使海洋發生巨大的變化,也改變了大氣組成。對於研究地球原始大氣的演化,圖1的帶狀鐵礦是重要的線索之一。「帶狀鐵礦」是由薄層磁鐵礦或赤鐵礦等氧化鐵夾雜帶狀頁岩或燧石所組成。這些礦床顯示海洋中的鐵離子和水中的氧氣結合成氧化鐵,等到海水中的鐵離子大都被消耗殆盡,帶狀鐵礦不再大量形成,氧氣開始進入大氣中累積,直到今天,讓我們享有氧氣充足的大氣(圖2)。


【題組】(4)從本文所述及帶狀鐵礦外觀推論,帶狀鐵礦經由何種作用形成於海床上?
(A)結晶作用 
(B)沉積作用 
(C)溶解作用 
(D)搬運作用。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nomi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B)沉積作用解釋: 帶狀鐵礦有層狀堆疊的特徵,故選沉積作用。

【用戶】nomi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B)沉積作用解釋: 帶狀鐵礦有層狀堆疊的特徵,故選沉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