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臺灣,鯤洋一彎島也,昔呼大灣,因其周圍近水,故以臺灣名之。或曰荷蘭人築城如臺,在於安平鯤身沙線,沙環水曲成灣,因名臺灣。要之,不離海島之稱者近是。山則崔巍萬疊,田則膏腴萬頃,舟楫可達,林木鬱蒼,西洋人嘗以浩愈磨沙稱之(美島之意)。東望日本、琉球,南屬呂宋、非利賓諸島,西對福建、廣東,皆隔一衣帶水,曾無藩籬之蔽,此不可不知之勢也。⋯⋯夫一物之不知,儒者之恥。西人五尺之童,皆能明五洲萬國之俗,太陽地球之位,吾人生斯長斯,而不知斯地之事事物物,亦可羞乎!⋯⋯茲予之作此三字經者,蓋欲為本島童蒙示其捷徑,且便於口頭熟讀故也。或謂臺灣特其小焉耳,區區地學何足以廣其見聞;然行遠自邇,登高自卑,前程遠大,不得不先於此開其端也已。                                                                                                       (節錄王石鵬《臺灣三字經.序》)
【題組】1文中的「鯤洋」意謂:
(A) 大洋
(B) 大魚
(C) 盛產鯤魚的海洋
(D) 彎曲的海岸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667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