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這是真的。
    有個村莊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許多人來做媒,但都沒有說成。那年她不過十五六歲吧,
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後門口,手著桃樹。她記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
    對門的年輕人同她見過面,可是從來沒有打過招呼的,他走了過來。離得不遠,站定了,輕輕的說了
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她沒有說什麼,他也沒有再說什麼,站了一會,各自走開了。
    就這樣就完了。
    後來這女子被親愛拐杖賣到他鄉外縣去做妾,又幾次三番地被轉賣,經過無數的驚險的風波,老了的
時候她還記得從前那一回事,常常說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後門口的桃樹下,那年輕人。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
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張愛玲〈愛〉43. 閱讀完本文後,下列哪個選項較不符合原文意涵?
(A)本文呈現了傳統女性的悲哀,對於選擇愛情與婚姻,毫無自主能力
(B)李商隱的詩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頗能符合這篇散文的情懷
(C)本文以朦朧而閒適的筆觸,寫出了平凡愛情的溫暖與堅貞
(D)桃樹和少女的意象,令人想起美麗青春,女子出嫁,也對照了人生的無奈與傷感。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教

【年級】

【評論內容】X(A)物質X匱乏時,冰棒即是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