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34~35題:       很多人早就預言紙本書會消失,被網路閱讀取代,但我相信紙本書有其獨特價值。我不時自問:要怎麼描述紙本書的獨特價值?今天和未來,大家為何要透過紙本書來閱讀?        我一度覺得紙本書的價值比較接近藝術品,但藝術品是陽春白雪,和一般人的距離較遠。我想找出來的是:紙本書對一般人也是必需的獨特價值。思索十幾年後,我試著將「數位及網路閱讀」與「紙本閱讀」的特質分述兩邊,列出右邊的圖像:        我發現這兩列特質的總結,不就是白晝與黑夜的對比嗎?網路閱讀的特質,可喻為白晝;紙本閱讀的特質,可喻為黑夜。而一旦把紙本的獨特價值和黑夜連接,答案就跳出來了。人類從來都是需要代表黑夜和白晝的閱讀並存,也就是書和書以外的閱讀並存。        就像人類有電燈後,雖然可以延長白晝,但還是需要黑夜,我們對紙本書的需求也是。不論我們可以從網路、手機得到多少訊息、知識、多媒體的閱讀樂趣,最後還是有打開紙本書的需求。人,沒有黑夜,是會生病的。我們沒有紙本書的閱讀,也如此。不論從心理或生理上來說,都如此。黑夜不是和少數人相關的藝術品,而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我們現今透過簡訊、臉書,隨時都在使用文字表達自己、與人溝通,對文字的需求日益提高,而紙本書是最能讓我們學習、體會文字力量的一種媒介。一首雋永的古詩,印在紙本書上,和呈現在電子書上,會有截然不同的氣場,我們閱讀的感受也截然不同。這就是紙本書對每個人都具備的意義,不論這個社會多麼網路化、數位化。                                                                                     ―― 改寫自郝明義〈當紙本書是一個黑夜〉



【題組】34. 根據本文,作者認為紙本書對一般人的獨特價值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紙本書才能傳承經典與藝術
(B)閱讀紙本書不受晝夜的限制
(C)紙本書可讓文字散發不同的渲染力
(D)城鄉數位落差因紙本書才得以彌補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