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請閱讀以下文本後,試回答下列問題:        台灣已成為世界不鏽鋼平板類產品第七大生產國,有超過 30%的不鏽鋼,銷往全球各地,成為世界不鏽鋼主要輸出國之一,不鏽鋼不僅在工業上,提供足夠的機械性質及抵抗日常環境下的腐蝕外,因為易於清洗,且有抗蝕效果,在家用廚具及食品藥物用具上也特別適用。        「不鏽鋼」並非完全不鏽。英文 stainless steel,意指,相對於碳鋼等其他鋼材而言,較不易生鏽。不鏽鋼以鐵為基底,並添加鉻、鎳與其他合金元素。不鏽鋼中,最主要的添加元素鉻,含量需要在 12%重量比以上,才能稱為不鏽鋼。鋼材中的鉻一旦超過 12%,在其表面上,易與氧形成一層完整且緻密的抗蝕與耐熱氧化鉻保護膜,故可有效隔絕腐蝕向內進行,甚至有自行修復氧化鉻保護膜的能力。因此,不鏽鋼相較於一般鋼材,更具有抗腐蝕與耐熱能力,並常保有金屬光澤,所以民間俗稱它為「白鐵」。        不鏽鋼可依照其添加鎳與鉻合金元素,分成五種不同微結構(相),其中之一奧斯田鐵型不鏽鋼(鉻含量約 16 至 25%、鎳約 7 至 20%),有最佳抗蝕能力,因此佔不鏽鋼全部使用量的 70%,在一般情況下,無磁性,只有少數較不穩定的鋼種,經冷加工(cold work)後具有磁性。此鋼種在國際上常以 300 系稱之,基本型為302與含較低碳的304不鏽鋼(至少鉻 18%-鎳 8%) ,此即日規 JIS 之 18/8 不鏽鋼,產品如:耐蝕容器、餐具、傢俱、醫療器材等,為目前食品容器大宗。奧斯田鐵型不鏽鋼,容易在含氯離子的環境,如海水與鹽水中,產生孔蝕現象,因此,316不鏽鋼(至少鉻 16%-鎳 10%)便是利用 304 不鏽鋼加入 2.5%的鉬,來抑制孔蝕現象,用於食品工業和外科手術器材,也作「船用鋼」來使用。200 系列不鏽鋼從 300 系不鏽鋼發展而來,以較鎳廉價的錳,取代鎳,成本較低,但耐蝕性也相對較差。(下文略)                                                      【節錄於衛福部食藥署官網】
【題組】38. 不鏽鋼因具有耐蝕性及耐熱性,被廣泛用在日用品中,請問哪一種類型的不鏽鋼較不適合用於餐具或烹調鍋具?
(A) 201 不鏽鋼
(B) 302 不鏽鋼
(C) 304 不鏽鋼
(D) 316 不鏽鋼。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教

【年級】

【評論內容】X(A)物質X匱乏時,冰棒即是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