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8. ( )清領前期,臺海兩岸的貿易和對渡情況日益興盛,帶動「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發展。當時臺灣主要與中國哪一個省分進行對渡活動?
(A)山東省
(B)江蘇省
(C)福建省
(D)廣東省。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2),D(2),E(0)

用户評論

【用戶】geminicaiyu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清朝統治台灣後,雖然解除海禁,但對台灣的交通限制仍非常嚴苛。 兩岸之間,除屢次頒布渡台禁令外,也僅開放「鹿耳門」與福建廈門港對渡。 而因為兩岸仰賴彼此的棉織物與米食,頻繁的往來使清朝在乾隆年間陸續開放 「鹿港」跟「八里坌」到福建省的航線。 「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舺(萬華)」就是這樣來的。早期台灣的開發,是從南而北,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指的便是在台灣近代史中,因為政治、經濟中心 ... 出的面貌:台灣首屈一指的大港口,由台南,至鹿港,而至艋舺(萬華)--的這段經過 其實還可以再加上一段"四月津"四月津指的就是台南鹽水. 大陸沿海居民來台的歷史很久了,最早只是零零星星地在台灣附近海域捕魚、避風。開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