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29.第一篇:在 Google 執行長施密特的統治下,Google 目前的營收幾乎都來自於兩位創辦人原先所厭惡的作法。施密特說:「Google 現在是一家廣告公司,不僅是一個搜尋引擎,而是網路上最有力量的商業化力量。」每個時代都相信其組織知識的方式很完美,把先前的系統視為愚蠢。美國大學的圖書館使用衍生於培根在 17 世紀將各種知識區分為想像、記憶和理性的主題分類方式,但今日除了一兩個例外,有誰會用幾種類型來組織知識?對於被訓練來使用 Google 的世代而言,這個方法似乎已經過時、不合邏輯或不可能,但透過索引(index)而非分類來運作的現代搜尋引擎,顯然有很多瑕疵。三百年前,愛爾蘭作家斯威夫特就預見仰賴索引來組織知識的文化危機。越來越多老師和公共知識分子漸漸瞭解到,搜尋引擎會鼓勵略讀、輕讀和淺思。拜 Google 之賜,索引學習的膚淺,正在污染我們的文化、第 7 頁,共 13 頁社會和文明。發明索引的並非 Google,第一個想將人類所有知識索引化的也不是 Google。Google 也不是第一個將廣告擺進搜尋引擎所引的第一人。讓 Google 與眾不同的是,該公司在完全沒有察覺到後果的情況下,藉著把組織知識來商業化,從中謀利的程度。——〈Google 正在污染網路〉,出自《破報》復刊 635 期,葉興台節譯自英國《衛報》
  
請判斷以上兩篇文章的論述是否有關聯,理由何在?
(A) 有關聯,因為都論述到學者與專家在網路時代的因應之道。
(B) 有關聯,因為都論述到 Google 與閱讀習慣的問題。
(C) 沒關聯,因為一篇談 Google 的商業化,一篇談善用 Google 的優點。
(D) 沒關聯,因為兩篇文章所持的立場完全不同。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40816
統計:A(119),B(265),C(39),D(42),E(0)

用户評論

【用戶】多一分努力,才能多一份幸運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只看到第二篇文章,建議補上第一篇或刪除本題

【用戶】Mac Lia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Google 提供舞台--能夠快速丶便利地將中華文化丶華語傳播至萬邦及世界各地。雖然搜尋引擎只會鼓勵略讀、輕讀和淺思 ; 其實無大礙,因為 Google 也為外國朋友們提供了華語文及中華文化潛在學習的機會。重點是--我們呈現的華語內容如何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而帶領這些想學習我國語言及文化的外國朋友們,能夠產生更多學習動機與興趣,進而對博大精深的中華語言丶文化展開精讀丶深思的學習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