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下列句子選自〈論語〉,請判斷解釋錯誤者?
(A)「君子之於天下,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此句意為「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既不預存絕對如此的心,也不預存絕對不如此的心,一切依從義理。」
(B)「仁者,其言也訒。」此句意為「有仁德的人,說話誠實可靠。」
(C)「君子去仁,惡乎成名?」意為「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成為君子呢?」
(D)「以約失之者,鮮矣!」意為「因為約束、節制而有差錯的,實在太少了!」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71429
統計:A(3),B(13),C(7),D(6),E(0)

用户評論

【用戶】Shing Chi Lin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孔子說:「仁者言談謹慎。」說:「言談謹慎,就能叫做仁嗎?」孔子說:「做起來很難,言談能不謹慎嗎?」

【用戶】高聖庭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此話意在言外。一個人遇到為難的事情,說給人聽,無非是求人代辦,或求人代出主意,但如他人無力代辦,也不能代出主意,如說出來,便是令人為難,甚至惹出更多的麻煩。基於這樣的顧慮,所以,為難之事,不輕易說,這就是仁。

【用戶】理芫寧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