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下列關於〈師說〉章法與內容的說明,敘述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A)全文以「學」字貫串,闡明「學必有師」之道理 
(B)文章以開門見山法破題,說明本文撰寫動機 
(C)文中舉孔子學無常師為例,呼應前文「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擇師標準 
(D)對比行文,如以「古之聖人對比今之眾人」、「韓愈從師對比時人不從師」、「士大夫對比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487805
統計:A(2),B(10),C(20),D(5),E(0)

用户評論

【用戶】瘋狂的兔寶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首先完整地揭示了「師」之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同時深刻指出「人非生而知者」,因而必須從師學習 。文中列舉正反兩方面的事例,層層對比,反復論證,最後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結論,與首段「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相呼應。全文篇幅雖不長,而涵義深廣,閃耀著真知灼見 ,結構謹嚴,脈絡清楚,又有錯綜變化之妙。 現將原文今譯如下: 古時候求學問的人一定有老師。所謂老師,就是傳授道理、講授專業知識、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人不是生下來就懂道理、就有知識的,誰能夠沒有疑難問題呢?有疑難問題,卻不跟老師請教,那些成為疑難的問題,便終究不會解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