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a 關於「對聯」,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 對聯是由古代桃符演化而來,桃符最初的作用是拿來鎮邪、避害
(B) 桃符畫神荼、鬱壘像置於門的兩側演化為門神;桃符上的文字則演化為對聯
(C) 宜春帖是新春期間將彩紙剪成文字貼在門上的習俗,後來成為對聯的別稱
(D) 對聯起源於清代的《儒林外史》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01058
統計:A(8),B(10),C(21),D(265),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古時候年齡代稱

用户評論

【用戶】匡芷萱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對聯的由來: 一、春聯由桃符演變而來:   對聯最初用於新春時張貼在門上,是由古代的「桃符」演變而來。桃符是古人春節時掛在大門兩邊的桃木板,畫有「神荼」、「鬱壘」二神像,或只寫二神名,用以驅鬼避邪。後來才發展為今日應用廣泛的對聯。 二、正式對聯的產生,起於五代: 對聯的完整形式,起源於五代時,據《宋史‧蜀世家》記載,相傳後蜀國君孟昶曾在除夕題兩句話於桃符板上: 新年納餘慶 嘉節號長春(西元964年,五代後蜀孟昶)   這是我國最早的一副迎春門聯,距今已一千多年了。但由於修辭對偶已是極工整的詩句,且語意甚佳,到現在仍相襲沿用。

【用戶】需努力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宜春帖,是春貼的起源之一,又名「春書」,在南北朝時已經出現,是人們祈求招祥納福的物品,是於立春日用色紙剪成「宜春」二字,張貼在門柱上,也有一些是寫成單句的其他吉祥話,貼於門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