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6~50題組:聖嬰現象與台灣 (改編自中央氣象局的資料)。「聖嬰」一詞源自西班牙文(英文翻譯為Christ Child),意為上帝之子,是100多年前南美洲秘魯的漁民用來稱呼,發生於聖誕節前後祕魯附近海域海溫異常偏暖的現象。科學研究顯示,一般而言,當強的「聖嬰事件 (南方震盪指數SOI值 (甲) 於1個標準差)」發生時的冬天,臺灣易出現暖冬、隔年易出現春雨偏多的情形,而颱風生成的位置則有距離臺灣較遠的現象。當「反聖嬰事件 (南方震盪指數SOI值 (乙) 於1個標準差)」發生時的冬天,臺灣易出現冷冬、隔年易出現冷夏,颱風生成的位置離臺灣較近。聖嬰、反聖嬰事件發生時,因為表層暖水區域的變化,北赤道太平洋區的颱風生成位置,對臺灣會有不同遠近的差別。不過,研究顯示:每個ENSO事件的差異性相當大。詳細聖嬰、反聖嬰事件的分析和預報可參考本局於每月月中發布的氣候監測報告。
【題組】46.上述文章中的 (甲)、(乙) 應該分別為:
(A) 高、低
(B) 低、高。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