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24為題組台灣的重要作物如稻子和甘蔗等,是先民從海峽對岸隨移民引進的;而像玉米(番麥)、甘藷(番薯)、豌豆(荷蘭豆)等植物及黃牛、鴿子、番鴨等動物,則是在荷蘭人統治台灣時代引進的。然而,人為的引進外來種生物到台灣,常也有後來造成大災難的例子,像非洲大蝸牛於1933年自新加坡引進,起初以該蝸牛具食用與藥用價值而廣為推廣,但隨著生產過盛,許多蝸牛逃出養殖場而成了多種蔬菜的有害動物。除了人為的引進之外,隨船舶、飛機、貨物等,甚至附在人體上,無意中也帶進了不少有害的生物,例如像溝鼠、美國蜚蠊、床蝨(臭蟲)等。至今,在台灣農業上之有害動物被確認為外來種者已近60種,且其種類仍在不斷增加中。針對外來種農業害蟲的防治,目前部分專家認為應從外來害蟲的原產地引進天敵,這種方法的確在吹棉介殼蟲的防治上取得良好的成果。但天敵的引進也並非是對付入侵害蟲的萬靈丹,以美國為例:為了防治入侵的舞蛾,從1906年起陸續引進近50種天敵,不但成效不彰,其中一種自舞蛾原產地歐洲所引進的鋸針蠅,反而成為美國200多種昆蟲的天敵,嚴重影響該地的昆蟲相。由此可知,天敵的引進不可不慎。根據上文,回答23-24題。
【題組】23.下列選項中,哪一項最適合做為上述短文的標題?
(A)臺灣水稻的故事
(B)非洲大蝸牛的故事
(C)歐洲舞蛾對美國昆蟲相之影響
(D)外來種生物對臺灣農業的利與弊
(E)臺灣外來種生物的由來與防治注意事項

參考答案

答案:E
難度:適中0.548387
統計:A(0),B(1),C(0),D(13),E(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