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 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下列敘述,何者最接近這闋詞的意境?
(A)為賦新詞強說愁
(B)也無風雨也無晴
(C)一片冰心在玉壺
(D)人生長恨水長東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47565
統計:A(223),B(578),C(151),D(57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錯誤

用户評論

【用戶】Hsing-Yu Chen

【年級】小五上

【評論內容】題目翻譯:記得少年時的我,總是在充滿歡笑的歌樓上,聽著淅瀝的雨聲,伴著我的是給燭光烘照得昏紅的羅帳。到了中年,我卻是勞苦的奔走在異鄉的船上,聽著雨點打在船篷的聲音,面對著遼闊的江水,和壓得低低的雲層。有時雨聲中,還夾雜著幾聲離群的孤雁劃破西風的淒涼叫聲!而現在,我在寧靜的僧廬下,聽著蕭蕭的雨聲。我的鬢髮都已斑白了,也領悟到人世間的悲傷、歡笑、離別、相聚只不過是一場無情的變化。此時,整夜傾聽雨聲,點點滴滴的打在階前,彷彿在訴說些什麼往事一般,我的心情也跟著起伏不定。

【用戶】Jane

【年級】小三上

【評論內容】(B)出處: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回頭看來時走過的路,縱然經歷過蕭瑟風雨,但並沒有使我的心境改變,一切都已過去。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陰晴,這些我都已經不放在心上了。也無風雨也無晴一句即表達「無所謂風雨、無所謂陰晴,一切終將成為過去,何必受制於風雨陰晴呢?」的態度。(D)出處: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人生長恨水長東表達「就像流水總是向東逝去,人生總是充滿無可奈何的遺憾。」

【用戶】傅海平

【年級】小二下

【評論內容】國家已亡,江山易主;東奔西走,飄泊四方。賞遍了悲歡離合的滋味後,心中已無一點激情:少年時的歡樂,壯年時的愁恨,都隨著一點一滴的雨聲而滴盡了。當萬念俱灰、身在空門時,即使孤寂中聽到雨聲,也已經木然無情、無動於衷了:哪怕它點點滴滴的直滴到天明,也隨它去吧! 

【用戶】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只是想說謝謝咪寶,好強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