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在談論影像觀看時,「知面」(studium)、「刺點」(punctum)的理論常被引用,請問此一論述出自何人?
(A)法國學者羅蘭‧巴特(RolandBarthes)
(B)法國學者傅柯(MichelFoucault)
(C)法國學者布希亞(JeanBaudrillard)
(D)法國學者拉岡(JacqueLacan)答: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64706
統計:A(793),B(57),C(62),D(125),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美學 - 「藝術即...」整理

用户評論

【用戶】Sueshine Cha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知面」指觀者本身有文化、知識背景的延伸面,是純指示或告知的功能性,泛指照片中令人喜歡或覺得有趣的層面或細節,而這種喜歡通常並沒有感情上的投入。「刺點」是照片裡原本不起眼,卻又偏偏吸引我們特別注意,甚至讓人感到芒刺在背的小事物,可以令人感動,但是又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元素。或許只是一張紙、一杯水、一個眼神,或小孩子髒髒的手指頭;照片中的某一個細節改變了整個看照片的動作,使觀者全心集中在它上面,這樣的細節就是「刺點」。

【用戶】Zeling Li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A)法國學者羅蘭‧巴特(RolandBarthes)  知面,刺點<流行時裝的體系(B)法國學者傅柯(MichelFoucault)       <權力系譜學(C)法國學者布希亞(JeanBaudrillard) 擬像,虛擬(D)法國學者拉岡(JacqueLacan) 凝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