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閱讀測驗題組(39~40)(每題 2 分,計 4 分)  雷電現象的發生,是由於旺盛的空氣對流作用所形成。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在上升氣流中的水滴與冰晶,因為摩擦而使正負電荷分離帶電。不同雲塊間分別帶著正電與負電,並且相互吸引,但為中間的空氣所阻隔。帶電的雲層接近電地面時,地表因靜電感應,而帶異性電荷,與雲層的電荷相互吸引。當電壓升高,雲層與地表間的靜電力夠大時,就會發生正、負電荷劇烈中和大規模放電的現象,形成閃電,並發出隆隆的雷聲。雷電現象發生時,應盡快離開空曠地區,避免逗留在高聳突出物的附近;在室內不要靠近窗戶,並遠離室外天線的引線等;潮溼的身體導電性較好,如正在游泳,應立即離開游泳池,同時盡量避免於室外使用手機通話,以免遭受雷擊。請依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題組】39.下列何者不是避免遭受雷擊的方法? 
(A)空曠地區避免撐傘 
(B)空曠地區於大樹下躲雨 
(C)下雨天於室內泳池游泳 
(D)車內避免使用手機通話。答:ˍ(39)ˍ。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