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 1918年起,由於日本本土稻米不足,日本希望台灣能扮演供給日本稻米的角色,所以一度鼓勵種稻。對台灣人地主或佃農而言,因較能掌握稻米加工、流通過程,獲利較高,因此也傾向種稻。但1930年代,總督府曾利用水資源的分配與規劃來制約農民作物選擇,以解決「米糖相剋」問題最嚴重的南部平原。依此推論,米糖相剋問題的發生可能與下列何者有關?
(A)日本人的資金大舉進入台灣
(B)總督府指定甘蔗的採收區域
(C)總督府實施保護關稅的措施
(D)嘉南大圳解決灌溉水源問題

參考答案

答案:D[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