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根據下述引文,何者說明符合作者的原意?  柏拉圖對「知識」的觀念,引述蘇格拉底說,當一個人知道某些事物,他能對所知的給予說明。柏氏又引述,除非我們能找出理由將信念綁住,否則信念是微不足道的。 什麼是「提出說明」?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來看:第一,「提出說明」可指「提出定義」。一個人無法擁有每件事物的本質的知識,除非他能提出定義。第二,它可指「給予理由」。知識是真實信念的進步,在此意義下,它包含了給予或提供一個理由的能力。  柏氏從真實信念進步到知識,與笛卡兒的傳統不盡相同。笛卡兒獲得知識的方法是推翻我們先前所有的信念,而這推翻即所謂的「懷疑」。在推翻我們先前所有的信念之後,只有一樣東西留下來,那就是「我思」。其次,笛卡兒的知識的觀念是強調確定性。我「確定」某一事物這一觀點意味著,對那事物我有一清晰明瞭的概念。但能否提出理由說明我所確定之物,並不在笛卡兒的考慮之內。  例如,我確定在試管裡裝的是水,但我無法對「水是什麼?」提出說明。即,水的化學成分是什麼?當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他是確定了自己的存在,但這並不表示這說法伴隨著,他能對「它是什麼?」提出說明。(節錄並改寫自徐學庸《淺談柏拉圖思想中「知識即理解」的觀念》) 
(A)就柏拉圖而言,知識即理解,針對某一事物「提出說明」及「給予理由」的能力,正是理解的重要特色
(B)對柏拉圖而言,信念的定義等同於知識,都是認知的兩種途徑,這兩者關係密切且不相互矛盾
(C)對笛卡兒而言,知識獲得的方法,是先推翻我們認為懷疑的事物,然後確定對事物有清晰明瞭的概念
(D)柏拉圖獲得知識的方法,不同於笛卡兒的懷疑主義,是激勵我們藉著找出理由,去修正我們的信念,而不是去推翻它們
(E)對於知識的必要條件,柏拉圖強調能否針對事物提供一套無庸置疑的說明,笛卡兒著重改變自己原有的先備知識,建立新的概念

參考答案

答案:A,C,D,E
難度:困難0.222222
統計:A(6),B(0),C(2),D(7),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