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摘要分析(共 18%)請以 100 字摘述下文重點(9%),並以 100 字提出你的評論(9%)。「反抗」行為是最容易激發父母怒氣的一種行為。我在出版了第一本書後,接受了一次訪問。採訪者是撰寫育兒專欄的作家,訪問主題正是反抗。採訪者在訪問時用了「無禮」(impudence)一字,這個字也帶有負面意涵。我認為這個字代表,我們認為孩子應該擁有某種想法,但這個想法可能並非來自於孩子自己。事實上,若我們能從孩子的觀點理解「反抗」的動機,我們就會發現,反抗行為可能來自於不受理解的感受。反抗為什麼總是激怒我們?其中一種可能的解釋是,父母在孩童時期有過相同的經歷,沒有人「看見」他,沒有人把他當作值得重視的人。父母也有可能經歷過別種不被「看見」的經歷,或許是來自配偶、同事或者他自己的父母,這讓父母變得異常脆弱,特別容易在不被孩子「看見」時生氣。只要我們稍微深入了解,就會發現幾乎每個表現出「反抗」行為的孩子,都正在經歷沒人察覺到的感覺。所謂的「反抗」行為,通常是孩子在覺得無法承受或不受保護時,發出的求救訊號。孩子有可能對高分貝的噪音與味道特別敏感,伴隨而來的問題可能還包括:常常在出遊時「當眾哭鬧」,或者「挑食」。也有可能是暫時性的問題,例如孩子因為新生兒的出現而覺得不受重視,或者不再有人陪他一起入睡。或者也有可能是家庭的經濟壓力或者婚姻衝突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只要能發現這些事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並意識到他的感覺,就能讓孩子覺得受到理解,就算這些壓力來源還存在,孩子的「反抗」行為也會減少。(摘自克勞迪亞‧高德《沈默的孩子》)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451613
統計:A(18),B(37),C(3),D(56),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