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乙) 以下所錄為琦君〈母親那個時代〉,閱讀後回答下列問題:  母親是個具備三從四德的舊式婦女,她自幼承受的母教就是勤勞、節儉和容忍。自從和我父親結婚以後,她孝順地侍奉翁姑,默默中滿懷著情愛,期待丈夫的學成、為官,迎她上任所享受榮華富貴。雖然她直到花甲之年,仍未曾獲得終生期待的情愛,也未曾真正享受過榮華富貴,她卻一切都默默地承受了。她在淚光中看著我一天天長大,看我穿上短衫青裙,踏進女子中學,畢業後又進入洋裡洋氣的教會大學,她一點也沒有看不順眼。她緊鎖的眉峰展開了笑靨,她的思想隨著女兒所受的教育一天天的開明、豐富起來。她曾講過許多三貞九烈的女性傳奇故事給我聽,我也講秋瑾、南丁格爾的故事給她聽。談到婦女運動時,她總是笑嘻嘻地說:「男女固然要平等,但有許多男人們不會做的事,還是得女人來承當。你說三八是國際性的婦女節日,那麼我們中國婦女,越發應當表現我們的好德性,才顯得中國女子比外國女子更強呢!」  母親所說的好德性當然是指的勤勞、節儉和容忍。我雖然覺得母親的容忍似乎太過了點,但我卻想不出理由來反駁她。因為我深深感到自己能享受完整的家庭之愛,就是由於母親偉大的容忍。  幾十年來,中國婦女的社會地位,已與男子並駕齊驅,可是想起母親那個時代,和她對我溫柔敦厚的女性教育,卻仍覺得是亙古長新。因為母親的德性啟示我,女性人格上的獨立平等,和她們所表現的潛能,使她們的成就,絕不在男子之下。因為她們除了同樣從事於社會工作之外,還多一份相夫教子的重任呢!
【題組】30( )有關本文篇旨,下列哪一敘述並未包括在內? 
(A)母親未曾獲得終生期待的情愛,但仍然勤儉、容忍 
(B)母親對作者溫柔敦厚的女性教育,是亙古長新 
(C)現代婦女除了同樣從事於社會工作之外,還多一份相夫教子的重任 
(D)作者努力找出理由來反駁母親的太過容忍。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14286
統計:A(1),B(0),C(1),D(5),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