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
         《名偵探柯南》這部卡通影片很多人耳熟能詳,不僅小孩喜歡看,更有不少大人也是鐵粉。我雖然不是其中之一,但是跟著孩子看過幾部之後,也喜歡上柯南那句關鍵台詞:「真相只有一個!」而且我發現這部卡通在角色與情節設計上,巧妙的提醒我們在閱讀和認知上一件重要的事。
         工藤新一,也就是柯南在卡通影片中的真實身分,是一位天才少年偵探,遭到邪惡組織下毒,讓他外表變成一位小學二年級的小朋友,但是他依舊以過人的才智屢屢幫警方偵破大案。故事中另一個重要角色,就是私家偵探毛利小五郎。毛利小五郎原先是警探,後來轉職成為私家偵探,有趣的是他曾任警探,按理說在辦案上應該有更多專業經驗,但是從結果來看,他在偵破案件的表現上實在不行。
         雖然毛利小五郎本身辦案功夫不好,所幸有柯南在背後暗助,大家便以為他是一位厲害的偵探,因此每當警方遇到棘手的案件,目暮警官總是會找他做案情諮詢。卡通裡每次目暮警官向毛利小五郎說明案情時,毛利小五郎總是對流連在他身邊偷聽案情的柯南說:「你是小孩子,不要在這裡,去跟其他小朋友玩。」不過柯南總是會想辦法溜回來參與其中。
         毛利小五郎與柯南兩人在理解案情、推論凶手的過程中差異很大。毛利小五郎每次都是聽完案情說明,看了部分證據,就充滿自信的說:「凶手就是某某某。」隨後依自己的認定,選擇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推論。但一旁的柯南卻用不一樣的方式進行思考。他會看所有的證物,思索凶手動機,比對證物跟可能凶手間的關聯,透過驗證,排除不可能與不合理的條件。一旦出現了新線索,他也會視需要而推翻原先的假設,重新建立新的推論,直到證據充分才做出最後判斷。
         比較毛利小五郎與柯南兩個人的思考過程,我們可以說毛利小五郎是依賴主觀經驗來判斷,柯南則是依據客觀證據來選擇。這兩個角色的設定與對話,正是我認為這卡通最有趣的地方。因為這兩個一起思考、理解並找出答案的角色,剛好象徵我們頭腦中的主觀意識與客觀意識。毛利小五郎在破案過程經常想支開柯南,一如我們頭腦中那自大的自我所形成的「主觀」會對「客觀」做的事,總是想請對方離遠一點。如此主觀意識才能充滿自信的說:「凶手就是某某某。」以滿足那自大的自我。接下來卡通中另一個經典的安排,就是柯南每次要發表他精闢的推論時,一定要先迷昏毛利小五郎。這提醒我們,要做正確判斷時,有必要先放下我們的主觀,讓客觀好好把事情說清楚,引領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
 講完毛利小五郎與柯南的隱喻之後,在我們心中,到底是毛利小五郎陪我們閱讀,還是柯南帶我們理解?                                                                                                   ──節選自 黃國珍《閱讀素養》
【題組】45. 關於毛利小五郎與柯南的隱喻設計,下列何者正確?
(A)藉兩人不同的判案情況,來說明蒐證時應先考量兇手犯案動機
(B)毛利小五郎的認知習慣是「先射箭再畫靶型」,以達成特定結果
(C)柯南的認知習慣是統整結果後再進行擷取訊息與廣泛理解來判定案情
(D)其隱喻提醒我們在面對判斷時,先放下客觀意識,才能做出正確的決議。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教

【年級】

【評論內容】X(A)物質X匱乏時,冰棒即是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