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有一天,印度科欽市的居民驚奇的發現,他們的街頭出現了一臺裝滿食物的冰箱,而且沒有上鎖。這並不是惡作劇或是人性考驗的花招,而是一個女人充滿愛心的善舉。她是一家餐廳的主人,某天晚上,她發現一位無家可歸的女人正在垃圾桶裡翻找食物。這一幕深深觸動了她:大家都在睡覺的時候,這個女人卻被飢餓喚醒,不得不去骯髒的地方尋找食物。        餐廳主人陷入了沉思,決定做點什麼。她想到自己的餐廳中,每天都有大量的剩菜丟掉,如果把這些剩菜給予那些需要的人,豈不是一舉兩得?於是她每天把剩下的飯菜裝進冰箱,再將冰箱放在餐廳門口的大樹旁。餐廳主人還為自己的愛心冰箱取了一個名字「nanmamaram」,也就是「善意之樹」的意思。冰箱全天候二十四小時開放,任何需要食物的人都可以隨時來這裡拿取,不會有人找你麻煩。        當地居民受到餐廳主人的影響,也開始往冰箱裡放置食物。但她會要求他們在包裝上寫上食物放入的日期,這樣人們在取食的時候,就可以知道這些食物放了多久。事實上,這些食物在冰箱裡並不會待太久,因為每天都有許多需要它們的人前來取食。後來,有人甚至會特意花錢買食物放進冰箱,非常的慷慨。不過餐廳主人表示,並不鼓勵大家這樣做,她希望人們是將自己吃不完的食物拿來放。避免浪費,才是她致力於做這件事的初衷。        就這樣,這些本該被丟棄的食物,被賦予了另一個使命—帶著關懷,溫暖了處於困境中的人。之後在世界各地陸續出現類似的愛心冰箱,像西班牙、中國、德國、臺灣,也都出現所謂的分享冰箱、共享冰箱、社區冰箱、溫暖冰箱等,這種惜食分享的作法,象徵著人間處處充滿了愛心與溫情。(改寫自新聞報導)
【題組】5.餐廳主人最初設立愛心冰箱的動機,為下列何者?
(A)引導鄰居行善
(B)解決社區問題
(C)為餐廳製造話題
(D)以剩食幫助他人。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教

【年級】

【評論內容】X(A)物質X匱乏時,冰棒即是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