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史料一:「方鄭氏之初平也,廷議以其孤懸海外,易藪賊(易成為盜賊聚集之地),欲棄之,專守澎湖。」
史料二:「海外丸泥,不足為中國之廣;裸體文身,不足共守;日費天府金錢而無益,不如徙其人而空其地。」
史料三:「臺灣一地,雖屬外島,實關四省之要害。勿謂彼中耕種,尤能少資兵食,固當議留;即為不毛荒壤, 必藉內地輓運,亦斷斷乎其不可棄。……臣思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圉(邊境)」
【題組】35.請問:上述三則史料最可能出現於何時?
(A)日本入侵臺灣南部後官員討論如何加強沿海防務
(B)西班牙人決定是否裁減在臺駐軍數量
(C)康熙皇帝攻下臺灣後官員表達是否將臺灣納入版圖
(D)鄭成功決定是否以臺灣作為反清復明基地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Harry Chen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史料一:「方鄭氏之初平也,廷議以其孤懸海外,易藪賊(易成為盜賊聚集之地),欲棄之,專守澎湖。」→放棄台灣史料二:「海外丸泥,不足為中國之廣;裸體文身,不足共守;日費天府金錢而無益,不如徙其人而空其地。」→放棄台灣史料三:「臺灣一地,雖屬外島,實關四省之要害。勿謂彼中耕種,尤能少資兵食,固當議留;即為不毛荒壤, 必藉內地輓運,亦斷斷乎其不可棄。……臣思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圉(邊境)」→留住台灣因此可以推斷三個史料正在爭執台灣的去留因此此題答案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