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四、考慮頻域響應問題,開迴路轉移函數

 。
【題組】 ⑴繪出奈氏圖(Nyquist plot)。(15 分)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01794
統計:A(1878),B(120),C(113),D(423),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民用航空法之賠償責任、航權(第二.第三.第五)、航空器空中隔離規定

用户評論

【用戶】Joyce Li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航空隔離方式1.垂直隔離:1000<29000呎<2000 最容易, 2.左右隔離:3浬<雷達40浬<5浬  不是水平喔,不太可能保持水平吧~~3.前後隔離:3浬<雷達40浬<5浬 or 隔2分鐘

【用戶】Paddy Wei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仙女好棒~~~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  (一)前後隔離:  1﹒以時間為準:兩航空器若在無助航設備地區飛航時,前後最小距離不得 少於15分鐘;若有地面助航設備,能隨時確定其位置時,則相距不得少於10分鍾,目前世界各國大部份地區均有適當之助航設備,做通常係採用10分鐘之距離者為多。  2﹒以距離濕準:必須在裝有測距儀地區,及對備有空用「測距儀」接收機之航空器實施,平時之標準系同高度兩航空器之間隔不得少於20浬。如前一航空器之空速較後面航機快22浬/時者,可縮小其間隔標準為5分鐘或10浬;如前一航空器之航速較後面航機很44浬/時時,則隔離3分鐘或5浬。 (二)爬昇下降穿越空層之隔離:照國民航組織規定標準,通常航路上前後航機爬降不同空層時,至少須有5分鐘或10海浬之隔離。台北松山國際機場,因受地形限制,僅能而用東西方向隔離到場航空器之爬升與下降之航道,為求離場快速起見,我國民航局曾通知國際民航組織,將上述至少之5分鐘的終點爬升穿越之隔離,更改為3分鐘。 出自-12F

【用戶】Crystal Hsu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用白色字體是想考驗我的視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