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第 33-35 題
     唐淮南節度王播,以錢十萬貫,賂遺恩倖,以圖內授。諫議大夫獨孤朗、張仲方……等數人,前一日,詣延英抗論其事,後之賄遷,其徒實繁。自外官至內學士三司使,皆有定價,因此致位者不少。近有縣令錄事參軍,亦列肆鬻之,至有白身便為宰守者。然所至多為四方諸侯不放上,有以知其來也,俾不遵王命,抑有由焉。豈時之重利耶?而諫省任非其人耶?未嘗以一字整頓頹綱,深所未諭。(《太平廣記》)

【題組】33. 下列關於上文文意的敘述,何者正確?
(A) 王播升遷因遭諫議大夫等人的抵制而失敗
(B) 諫議大夫及縣令錄事參軍皆恥於收賄行為
(C) 每一職缺皆有價碼惟內官需朝臣廷議同意
(D) 官職的買賣在當時已成為官場常見的情況

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