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兒子七歲了,忽然出奇地想建樹他自己。有一天,我要他去洗手,他拒絕了。「我為什麼要洗手?」  「洗手可以乾淨。」  「乾淨又怎麼樣?不乾淨又怎麼樣?」他抬起調皮的晶亮眼睛。  「乾淨的小孩子才有人喜歡。」  「有人喜歡又怎麼樣?沒有人喜歡又怎麼樣?」  「有人喜歡將來才能找個女朋友啊!」  「女朋友又怎麼樣?沒有女朋友又怎麼樣?」  「有女朋友才能結婚啊!」  「結婚又怎麼樣?不結婚又怎麼樣?」  「結婚才能生小娃娃,媽媽才有孫子抱哪!」  「有孫子又怎麼樣?沒有孫子又怎麼樣?」  我知道他簡直為他自己所新發現的句子構造而著迷了。我知道那只是小兒的戲語,但也不由得不感到一陣生命的悲涼。我對他說:「不怎麼樣!」「不怎麼樣又怎麼樣?怎麼樣又怎麼樣?」 我在瞠目不知所對中感到一種敬意。他在成長,他在強烈地想要建樹起他自己的秩序和價值。我感到一種生命深處的震動。雖然我不知道怎樣回答他的問題,雖然我不知道用什麼方法使一個小男孩喜歡洗手,但有一件事我們彼此都知道:我仍然愛他,他也仍然愛我。我們之間仍然有無窮的信任和尊敬。                                                                             張曉風 〈我不知道怎樣回答〉
【題組】4.文中作者對小兒的戲語,為何會從感到生命的「悲涼」轉到「震動」?
(A)體悟到小兒要建樹自己的生命價值與成長
(B)氣惱自己沒把小孩教好
(C)無奈小兒的叛逆
(D)敬佩小兒的敏銳度與邏輯。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