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請閱讀以下兩篇文章,再回答問題:「在上海的最後幾星期,全家忙著逃難,根 本無暇想到未來的問題。到了香港,我的第一個大憂慮又是求學問題。我過 去的計畫已經粉碎,不但回上海重入大學遙遙無期,而且經過大陸政治、經 濟體制的改變,讀商科還有前途嗎?父親到了香港以後,就很堅決地認爲我 必須讀理工,畢業後才能謀生。到哪裡去讀理工呢?香港那時只有一個香港 大學,非但理工不強,而且整個學校也不太被看好。在逼不得已下,父親認 爲我只有一條路:去美國讀大學,他還有能力供給我第一年的學、雜、生活 費。至於一年以後,要看他在香港的情形如何 > 而且我在比較習慣美國環境
以後,應該可以申請獎學金,或半工半讀。母親很坦白地對我說,既使我第 一年的費用,對父親來說已經是一個沈重的負擔,『幸而你是獨子,不然我 們不會有能力送你出國。』」張忠謀,《張忠謀自傳》,頁97。「杜祖健隻身 來到美國。父親除了幫他買機票外,還給他二百美元現金,以及六百美元支 票,往後的生活完全要靠他自己了。這筆錢換算成台幣,約合三萬多元,在 當時算是一筆大數目,但是由於生活水準的落差,靠八百美元在美國生活, 是沒法撐太久的。在這之前,杜祖健從來沒有爲錢操心過,理財更是一竅不 通。如今雖然有一筆獎學金,但只是勉強夠用。第二年暑假,他便到工廠打 工,擔任化學分析工作待遇還不錯,一個月就賺到三百塊錢,心才安定下來。」 「這段留學時光,在經濟上雖然拮据,必須步步爲營,比不得從前無憂無慮 的杜少爺歲月,但在精神上,對他卻是一次大解放,是他人生首度掙脫父親 無所不在的影子,真正以『杜祖健』的身分,而非『杜聰明的三公子』身分, 自在地生活。」楊玉齢,《一代醫人杜聰明》,頁368。*杜祖健是國際知 名毒物專家,他的尊翁是曰治時期臺灣第一位留曰醫學博士——杜聰明 (1893-1986)°


【題組】13、以上文章顯示,「張忠謀」與「杜祖健」兩人類似的留學經驗,在於 甲、求學時積極投入政治活動乙、通過公費留學考試出國 丙、留學生打工賺取生活費用 丁、都有重視子女教育的父母
(A)甲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
統計:A(1),B(6),C(11),D(1),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