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 《荀子‧正名》主要論述了「名稱」與它所反映的「實際內容」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制定名稱的問題。荀子認為,事物的名稱是「約定俗成」的,但這種「約定俗成」又是以客觀事物的實際內容為基礎,所以確定名稱時要與實際內容相符合。另一方面,名稱雖然受制於實際內容,但它一經確定,就能分辨與其他事物的不同,即「名定而實辨」;而在社會政治領域內,「正名」能「明貴賤」、「辨同異」、「率民而一」,這也就是荀子強調「正名」的政治內涵。根據上述內文描述,下列選項中何者最能符合上述荀子的正名思想?
(A)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B)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C)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D)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