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詞。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節自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題組】【閱讀下列文章,並依序作答】72.「抗顏為師」意謂:
(A)為師者直言極諫
(B)與人爭相為師
(C)正顏不屈而為師
(D)師之為師,未嘗稍降辭色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4749
統計:A(319),B(46),C(1489),D(138),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捕蛇者說-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柳宗元、黃昇<<花庵詞選>> 戲林推

用户評論

【用戶】Chun Jen Wa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抗顏為師︰嚴正其容色,做起老師。

【用戶】Chun Jen Wa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翻譯︰孟子離婁篇說:「人的毛病,在於喜歡做別人的老師。」從魏晉以來,人們更加不重視老師。現代則沒聽過有做老師的,有的話,人們往往譏笑他,以為是瘋子。只有韓愈不顧一切世俗的觀點,冒著別人的譏笑侮辱,招收後進學者,發表「師說」,嚴正其容色,做起老師。社會上果然有許多人感到奇怪,成群的漫罵他。這些人又指指點點,互遞眼色,互相拉扯,說一些加油添醋的話,韓愈因此落了個狂人的名聲。在京師居住的時候,他忙得連飯都來不及煮熟,就又匆忙東去趕到洛陽,去擔任河南令的工作,這種情形,已經發生過好多次了。